谷法新人(四)| 从广东到湖北,于成长中磨炼,于迷茫中寻根

2022-11-07 09:39
来源: 谷城县人民法院
    浏览: 745

谷城法院来了新人,在披荆斩棘进入法院工作之前,他们都有哪些精彩的际遇,又有什么成长历程呢?为增进同事间的了解,帮助他们快速进入角色、融入法院工作,谷城法院开辟新的栏目《谷法新人》,带大家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故事......

我叫李靖弘,是谷城法院政治部的新进干部。

我来自广东江门,但我的父亲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湖北荆州人,大学毕业后怀着梦想来到了广东江门这个珠三角的沿海小城开始了他将从事一生的工作,在这里他遇到了我的母亲,并在不久后生下了我,从此这个沿海小城就多了一个平平凡凡的小孩。

开端

小学时,我一直名列前茅,父亲对我有着极高的期望,常常以年少时的亲身经历向我讲述关于学习的道理,慢慢地我开始成为同龄人中为数不多的懂得为何而学习的人,这些宝贵的财富在之后的求学生涯中对我影响颇深。父亲从此成为我小学到中学这十二年里学习知识、学习做人过程中的重要角色。

 

摔倒

任何“高大上”的道理到了青春期,仍然会被不断增长的性激素所瓦解,青春期的叛逆使我靠着自认为有几分的“天资”开启了我“为非作歹的征程”,封闭式、军事化的管理更放大了这种叛逆,在学习上虽然谈不上放纵但也绝非努力,在调皮捣蛋上却名列前茅。当我回想这一时期,总是会觉得最难过受伤的莫过于我的父母,因为在当地大家都明白要上好大学高中就非上市一中不可,我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年少的傲慢和自负使我总觉得自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父亲管我的学习,虽是那个年代难得的大学生但却已过去多年,初中的知识对他来说已十分生疏,但是他仍然为了我重拾课本重新学习并坚持每天为我检查作业纠正错题,我却常常并不领情,作业马虎应付,不认真听课,又常常沉迷游戏。母亲更是受伤,即便是“舍我其谁”的叛逆期,父亲的威严使我仍然不敢冲撞他,母亲生性温良,于是叛逆的我总是把矛头指向她,因此受伤的总是母亲,母亲总是一边默默承受一边把所有最好的都给了我,现在每每想来总是愧疚。

 

转变

高中时期的我已经度过叛逆期。但是在县里最好的高中,身边多了许多更加优秀的人,我已经不再向以前那样锋芒毕露、引人注目了,那时我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这种落差感,去适应当一个平庸却默默努力的人。虽然最后没能如愿考到理想的大学,但我明白,人生还长,好事多磨。

 

迷茫

终于,熬过了十二年寒窗苦读,来到了对于读书人来说最快乐的四年,同时也是学生时代最后的四年。我与其他人一样,离开高压的高三迈向相对放松的大学校园时,迷茫笼罩在我的前路上,数不清的兴趣社团,数不清的学生组织,数不清的研究课题以及数不清的人,就这样,我在迷茫中度过了我的大学一年级。

 

成长

直到疫情爆发,我被困在家里上网课。对于疫情的恐惧以及独自一人学习的孤独进一步放大了我的迷茫,它从来没像那样清晰地呈现在我的眼前,使我不得不注意到它的存在。为了逃避,我决定让自己忙起来与人们打交道,我参加了社区自发组织的志愿队。在整个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我与社区干部一起落实防控政策,挨家挨户统计数据,普及防疫知识,配送生活物资,很累但很充实。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以前从未看到过的东西——大家因为我们的付出而发自内心的微笑,虽然大多数时候都带着口罩,但是嘴角上扬的笑意常常通过眼睛满溢出来,遮也遮不住,我第一次跟着社区干部体验了一把“为人民服务”。疫情结束后,这种“为人民服务”所带来的发自内心的欣慰像上了瘾一样让我魂牵梦绕,我开始明白了为什么那些扎根基层的党员干部有着“功成不必在我”的崇高境界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坚定信念,是价值,个人的价值在为人民为国家时才能最淋漓尽致地体现,这也成为了我加入公职队伍意愿的出发点。

 

 

行动、寻根

在我人生的前二十二年,我一直理所当然地认为我的根应该是在广东,我要在这工作、成家、走完我的一生。即使我的老家在荆州,但湖北这个地方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模糊且遥不可及的概念,可能只是一个节假日的“度假地”,一个每年必须完成的“回老家”硬性指标,广东与湖北像是在我脑海里的两个不可割舍又牵缚着我的心结,以至于我常常思考我的“根”到底扎在何处。

自从产生了加入公职队伍的念头之后,我一直将广东省考作为自己唯一的战场。但是,命运总不按常理出牌,本十分重视的广东省考阴差阳错地被我搞砸,于是我抱着“试一试”、“不考白不考”的心态开始了湖北省考的备考,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我像是为了完成任务似的一头扎进书本和题目,仍然没能把自己的将来跟谷城这个地方联系起来,直到成绩公布、资审、面试、体检、政审,我与谷城的渊源不断地加深,随即而来的不安与焦虑在忙完这些步骤后的某一天达到顶峰,我才猛然惊醒,意识到自己的未来已经与谷城结下不可分离的纽带。

2022年9月1日,我第一次踏上了谷城这片土地,走进谷城法院,没有不安和焦虑,更多的却是踏实与心安,到今日落笔成文时,我已在谷城和谷城法院呆了54天,仅仅用了54天,谷城就用她特有的温良和淳朴感化了我这个“外地人”,我越发清晰地看到属于我的“根”,而谷城法院则是一位园丁,她用温润的土壤和沁人的甘霖促使这些“根”不断延伸、萌发,并牢牢地扎根于此,我开始热爱我的工作,热爱这个城市,热爱这里的人民。

我是广东人,也是荆州人,更是一个谷城人,冥冥之中像是有一种呼唤,使我一步一步走向了今天,回到我的家乡湖北,真真正正落叶归根,并把根与这里的人民紧密地连在一起,我发自内心地愿意为谷城的建设倾尽所有、永久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