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邂逅一本好书 共享“悦读”之美

2023-04-27 11:07
来源: 谷城县人民法院
    浏览: 748

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个高尚的人交朋友!人间四月天,世界读书日,谷城法院邀您以书会友,相伴成长,致敬经典,共沐书香!下面分享几篇青年干警推荐的精彩书目,以飨广大阅读爱好者。

《为什么是中国》  金一南•著

推荐人:综合办公室科员  胡雪阳

图书简介:在《为什么是中国》一书中,金一南将军以历史为脉络,从国防和军事角度,通过具体事件和数据,讲述了中国从两百年前的没落衰微到民族复兴的艰难历程,解读中国道路、书写中国力量、彰显中国自信,深入阐释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历史自觉,理性瞻望世界格局的未来走向。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让人充满斗志和希望的书,它基于真实历史,通过对历史的刻画来激发我们的民族情怀。通过阅读,有三点直观体会:一是真正的觉醒源自党的正确领导,二是伟大的胜利源自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三是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带领我们走向更广阔的未来。透过金一南将军的文字,我认识到了党的绝对领导作用,人民的英勇无畏,国家的发展进步,也瞻望到中国未来的辉煌。我更深刻的体会到身上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做一个爱国公民,铭记历史,不断进步,用亲身实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乡土中国》  费孝通•著

推荐人:审管办(研究室)法官助理  李杰

图书简介:《乡土中国》由十四篇论文组成,是费孝通先生根据长期在乡村地区生活、深入调研考察、仔细分析整理出来的。全书通过解释“乡土”及其背后凝聚的社会气息、社会关系等内容,传达出“乡土”社会关系对我们如今的生活产生何种影响,纠正我们的偏见观念。

推荐理由:在作者眼中,乡土中国长期存在的熟人社会是维系村民们的和睦关系的传统模式,在熟人社会之下,存在着差序格局,在一个差序格局中,无数个私人关系交织从而搭建起乡土社会。书中《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三个篇目让我联想到“人治与法治”“德治与法治”“礼治与法治”。将书中的观点映射到当今社会——秩序与法律的维持,对于社会的稳定缺一不可。我们制定“八五普法”等规划,就是为了提高人们的见法率、知法率从而提升守法率,扩大法律的普遍约束力,让法律不仅仅写在条文中,更能体现在人民的举手投足之间。

《法治的细节》  罗翔•著

推荐人:刑庭法官助理  童戈婷

图书简介:这是一本适合所有人阅读的法学随笔,罗翔教授用法律的思维与视角去自省,去看待这个世界,理性的探讨之余不乏人文关怀的温暖。除了对法治的思考,书中还收录了罗翔从少年时期到教师生涯的个人经历。

推荐理由:通读此书,让我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对阅读的真谛有了独特的体验,对爱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知。用三个词概况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真实、客观、有温度。罗翔说“人其实不需要被教导,只需要被提醒,需要有一个声音不断提醒我们走在正道”。我想,罗翔所著此书亦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坚守心中的道义,踏踏实实走完人生;提醒我们追寻人间的正义,身虽难至,心向往之;提醒我们约束内心的幽暗,管好每个人心中的“张三”;提醒我们要学会谦卑,学会包容,学会乐观,学会责任,学会爱。

《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著

推荐人:民二庭法官助理  柯康丽

图书简介: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一部熔铸了智慧与思想的哲学史专著,他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各大流派及其发展历程,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充满着睿智与哲人洞见,其不仅在哲学学科研究中是举足轻重的通识教材,对普通人来说也是极为珍贵的人生教育之书。

推荐理由:中国哲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为在中国无论哪一派哲学都直接或间接地关切政治和伦理道德。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心安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中国哲学简史》使我对中国哲学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让我了解了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原本的一些人生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

这些名家大作,哪一本是你的心中的NO1?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