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可能会摊上哪些大事?

2018-05-07 15:32
来源: 立案庭
    浏览: 934

未成年人能驾驶机动车吗?驾驶机动车引发交通事故和纠纷怎么办?可能有些家长意识不到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的危险性,对相关法律规定和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辆的危险性认识不足。下面请跟小编一起通过真实案例走进普法课堂。

简要案情:2018年2月,家住谷城县城关镇的小尚(17岁)骑着父母的电动三轮摩托车在路上行驶,行至城关镇一十字路口时,与方某驾驶的小型轿车追尾,致方某车辆损坏。经交警部门认定,小尚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因双方未能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意见,方某诉至谷城法院。

处理结果:因涉案标的不大,且小尚系未成年人,谷城法院启动诉前调解程序,由小尚的监护人(其父母)参加了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小尚的监护人一次性赔偿方某车损费1200元,并当场执行到位,此案得以顺利解决。

法官说法:本案被告和他的监护人还算幸运,所造成的交通事故不算严重,且未伤及人身。但如果不能意识到未成年驾驶机动车辆的危害性,后果是不堪设想。 那么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会摊上哪些事呢?

一、违反交通安全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根据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十二条的规定,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的年龄是在18-70周岁。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肯定属于无证驾驶,根据其驾驶中违反交通安全法规规定的种类,还有可能构成超速驾驶、逆向行驶交通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二、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发生仅造成财产损失、人身轻微伤害的交通事故,按照责任分摊比例进行赔偿。未成年人有财产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如果车辆属于借用他人的,借车人存在过错,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对事故中未成年人的交通违法行为,由公安交警部门按照违反交通安全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
  三、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发生重伤、死亡交通事故的, 如果未成年人承担该事故主要责任以上的,除承担
民事赔偿责任外,根据其情节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犯交通肇事罪的16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将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四、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涉及醉驾、飙车情形,根据危险驾驶罪的规定,16周岁以上人员构成本罪的主体。因此,16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如有醉驾、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将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如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的,将会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并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五、除了会受到法律制裁,对公共秩序以及未成年人和其监护人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一)严重恶化了道路交通安全环境,极易导致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由于未成年人未经过系统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培训,交通安全知识极度贫乏,根本谈不上对交通安全法规的自觉遵守,其驾驶机动车上道路“横冲直撞”,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恶化了道路交通安全环境,当行驶中遇到突发情况时,往往手足无措,极容易酿成交通事故悲剧。对正常通行的交通参与人生命、财产构成严重的威胁。如果出现事故,其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无法保障。

(二)监护人必须代为赔偿受害人的经济损失。

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伤残、死亡后,由于其无证驾驶行为,被侵害人将难以得到机动车保险救济,那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就应该代为履行赔偿义务。如果未成年人本人及监护人经济比较困难,被侵害人的合法权益将难以得到保障。

(三)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正处于人生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一旦驾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对其心理也会造成极坏的影响;如果受到刑事处罚,对其今后的成长和前途会产生更为重大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