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日下午,谷城法院调解七起农民工讨薪“系列案”得到了圆满解决,七名农民工终于拿到了他们追索五年之久的劳务费。
2017年4月,保康县的龚某、田某、马某、褚某、乐某、刘某六人在同村村民冯某的带领下,前往郭某位于石花镇某处的工地上干活,第一次工程完工后,双方结清了工资。后因长期下雨,冯某几人之前做的堰塘护脚出现鼓包情况,郭某电话要求冯某等几人再次前往石花对该工程进行加固。冯某和郭某约定好工人工资后,带领龚某等六人再次前往石花工地工作了11天。岂料这次工程结束之后,郭某却没有结清工资,后几经索要,郭某均以各种理由推诿。每年的过年期间,龚某等六人也都前往冯某家要钱,无奈的冯某又数次带领龚某等六人前往谷城找郭某要钱。时间过了五年,他们往返数次均未要到薪资,故冯某等七人分别将郭某起诉至谷城县人民法院。
在法院立案后,法官王新雯考虑到农民工讨薪不容易,且原告都是保康县人,往返谷城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王新雯了解到双方的症结所在:郭某认为该工程属于质量不合格而返工的工程,且所有费用的结算只针对冯某一人;而冯某认为,当初干活之前郭某已经与其协商好了工资报酬,应当按约定支付劳务费。但是双方均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该工程是属于返工亦或是另需付费的工程。对此法官认为双方应当各让一步,因为龚某等六人确实在郭某处干了活,郭某应当支付劳务费;而至于工程质量问题,可以适当考虑扣减部分费用。最后,在王新雯数次调解后,被告当场一次性付清了冯某等七人的劳务费,冯某七人向法院提交了撤诉申请。至此,这七民农民工五年讨薪路早法官倾心调解下划伤了句号。
农民工讨薪问题通常面临着很多难题:诉求难、举证难、执行难等,再加上很多农民工不懂法律,不会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在被欠薪之后只能一遍又一遍的通过上门的方式索要。本案通过调解的方式做通被告人的工作,一次性解决了这七起案件,使得尚未开庭的几起案件当事人不用再往返开庭,实现了法官多动嘴,群众少跑腿,切实解决农民工难题,实现高效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