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谷城法院注重建立健全“巡回审判”长效机制,突出三个“便民”,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是突出诉讼便民,把法庭设在群众家门口。谷城法院把“巡回审判进千村”活动作为群众路线教育的主要抓手,将法庭搬到田间地头、农舍村庄,把“公堂”设到了群众的家门口,使巡回审判成为司法便民的窗口,通过巡回审理,变被动受案为主动服务,变坐堂办案为上门办案。近日,谷城法院巡回审判车开进石花镇黄家营村,在农户门前的稻场上开庭审理一起因相邻纠纷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委会干部及周边群众共二十多人旁听了案件的审理。旁听群众纷纷表示,法庭走进农村、社区,不但方便了群众诉讼,降低了当事人诉讼成本,而且增强了司法公开透明度,提高了群众法律意识。
二是突出调解便民,构建联动调解大格局。巡回审判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把调解贯穿于诉讼活动的每个环节,充分利用“三调联动”调解网络,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民商事调解工作,创新调解方法,提高案件调解率。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法院干警经常深入农村民间调解组织,指导其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化解民事纠纷。与司法所、村治调主任加强联系,形成合力,排查矛盾纠纷,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经常携卷下乡,走村入户,到当事人家中调解、到田间地头做工作,想方设法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三是突出效率便民,快立快审促进案结事了。巡回审判活动是打造成低成本、快速、便利、和谐解决矛盾纠纷的有效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村,甚至是不出户就解决了矛盾纠纷,减轻了群众诉累,提升了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巡回审判点受理的案件,在征得对方当事人同意后,一般都是当日立案、当日调解、当日审理,不拘泥于诉讼程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日前,该院巡回审理了一起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此案从立案到执行仅仅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得到了圆满解决。谷城法院公正、高效的办案作风,受到了当事人的高度赞誉。今年以来,全院共开展巡回审理45场次,就地解决矛盾和纠纷60余件,开展法律宣传12场次,旁听群众达1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