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谷城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使“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案案都是试金石”理念贯穿于审判执行各环节,在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上实现制度化、信息化、便民化。2022年以来,共审理涉企案件1049件,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表填写率达100%。
实现制度化,找准服务定位。制定了《谷城县人民法院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细则》《关于认真开展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主动接受涉企案件当事人监督工作的通知》等制度,坚持对涉企案件“一案一评估”,在民事、行政、刑事以及执行案件中,凡是涉及一方当事人或双方当事人为企业、或刑事案件被告人为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时候,必定随案向双方当事人送达办理涉企案件服务营商环境监督卡及廉政监督卡。案件承办人、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分别签署承诺书,确保规范完整填写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表。认真对企业进行调查,了解其经营的具体情况,对可能对企业造成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评估、研判,最大限度降低司法措施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如在审理一起危险驾驶案时,由于被告人系谷城县某公司总经理,其公司正在承建县内重要涉民生工程,且时值年关,数十名农民工工资急需发放,承办法官就可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综合考量其犯罪行为的危害性、认罪认罚等法定、酌定从宽情节,决定对该被告人判处缓刑,不耽误其企业的正常经营。
实现信息化,优化服务效能。严格落实数字法院应用系统对涉企案件进行在线风险评估,在数字法院系统专门开辟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模块,将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嵌入审判管理流程,对所有案件实现“一环节一评估”,分别从立案、保全、审理、执行等环节设定评估表,明确各环节的评估内容、评估流程和应对措施,做到所有流程节点全覆盖,不进行评估则无法进入下一个环节,未进行评估的案件一律不得进行结案审批,促使全流程闭环评估的实现。今年以来,审管办对20余件未进行闭环评估的案件进行退案处理。
实现便民化,抓好服务效果。将落实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与“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百名干部进百企”等活动有机结合,与县委县政府16条产业链进行对接,全院所有员额法官对接联系规上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创新服务举措,完善服务机制,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深入企业了解情况,真正做到聚焦企业普遍关注的痛点、堵点、难点,主动问计问需问效,强化法律服务意识,并以此为指引,做好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工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谷城某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的纺纱行业是谷城县纺织业的支柱产业,也是一家福利企业,每年既上缴相当税收,又能解决20多名残疾人就业。对此,承办法官多次深入该公司实地走访,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经济影响评估,同时给企业管理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中存在的问题。